587 经济学家不合适炒股-《我就是富豪》


    第(2/3)页

    “全没了?”

    “古教授王玩的是杠杆10倍的期货,一旦跌了10%,投进去的钱就全部没了。”

    沈浪忽然想起以前和吴晓晖第一次合作,做的就是期货。

    那时吴晓晖玩的还是杠杆20倍的期货,更是恐怖,涨5%就赚翻倍,下跌5%就亏完。

    不过当时吴晓晖是因为会有内幕消息,才让自己赚了几百万走,要不估计现在亏得比古北民教授还要亏。

    现在想起都是一阵的后怕。

    “你们说什么事吗?”

    这时张弘也和郑勤丰打电话沟通回来,见到两人脸色不对,关心的问道。

    沈浪当下把古北名炒期货的事情说了一遍。

    不过张弘听完了以后倒是没有多少震惊。

    “越是古北名教授这种学究进入股票市场死得越快!”

    “这话怎么说?”沈浪奇怪的问道。

    “我就问你,目前我们国内的股票、期货市场股民都是用什么心态来买卖;上市公司又是用什么心态上市?”

    “这……”

    沈浪忽然想了明白过来。

    其实一开始股票的本质是一个人要做生意由于本钱不够,就找外人过来投资,而投资进入资本的人就得到这门生意的一部分股份,赚钱了就可以从这门生意上得到分红。

    只是随着要进行融资的人越多,投资的人也越多,慢慢就形成了原始的股票市场。

    市场形成后,就有一些投机者发现有些公司发行的股票分红很高,才又有了炒股一说。

    国外的股票已经上行成了几百年,早在开发美洲的时候就荷兰已经有了成熟的股票市场;而进入国内现在不过才是30多年。

    华夏的大部分股民还是用着投机的心态来“炒作”股票。

    古北名这种经济学家炒股无疑是用理论的知识——投资的心态来炒期货,那里不容易中那些做盘大庄家的局。

    “所以说啊,太宗老人家说得最有道理,发展SHEHUIZUYI都要结合我们华夏的国情来进行。古教授他们这些理论家用着国外的投资理论来玩华夏的股票市场,哪能不被人玩死!

    有时候尽信书,还不如无书!”

    沈浪还真想不到看似粗略的张弘居然把华夏的股票市场看得如此透彻。
    第(2/3)页